突然来了 100 万用户,「足记」就这样懵了

  科客点评:朋友们,赶快打开App Store,那里有个应用炸了!!!!

突然来了 100 万用户,「足记」就这样懵了

  “我现在大脑一片空白,真的,对不起。”

  杨柳昨天上午在接受我电话采访的 20 分钟时间里,好几次这么回答我的问题。我听得出来,那并不是拒绝正面回答的一个礼貌性借口。她已经 7 天没怎么睡过觉了。

  3 天前的周日,突然有 100 万人去下载「足记」,就是那个可以让你做出一张上下两栏黑色遮盖、正下方配有中英文字幕,有电影大片即视感的应用。

  然后“足记”的服务器当天彻底挂了。

  “100 万下载量!我原来想的是这怎么着也得 1 年时间吧。”杨柳说,他们没有任何准备。“当时真的是疲于奔命,我们团队 8 个人那天都在办公室,但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看着它崩溃。”除了在用户系统中推送一条向用户致歉的消息。

  因为很多人因闪退、无法获取地点位置、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而恼羞成怒。

  "各位,实在无法一一回复大家的建议和吐槽了,真的太抱歉太抱歉,感谢大家的热情,对不起,我们的产品问题非常多,加之服务器因为大量用户涌入连连崩溃,造成很多服务暂时无法很快恢复......"

  一直到周一上午,才有金山、腾讯等 5 、6 家云服务商找上门来。杨柳也是从这个时候才知道有 DNS 扩容应急这种应对方案,之前都是 4 个技术人员去修改软件架构去扩容,并更新服务器。“我之前其实也不用管这些事儿的,我也想不到这些,现在问题都来了。”

  她在见完多个云服务商之后的周一晚上 22:09 分,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各大云服务器,如果能提供入场全程服务架构开发,就选你们。她并不是在开玩笑,在我们昨天的采访中,她又重申了这个要求,“这也是我唯一的要求。”


突然来了 100 万用户,「足记」就这样懵了(足记团队成员,从左至右:耿靚、戎丹芬、宇文卿、杨柳、陈凯、杨楠、冯崤、郭瑞轶)

  从 3 月 9 日至 15 日的这一周,杨柳看到用户数增长从每天 1 万多,3 万多,然后到 8 万多,12 万多,最后一下子冲到 100 万。其实在前一天的傍晚,杨柳还在知乎上回复了一个“旅游 App「足记」是怎样诞生的?”的长文,她当中就提到“一个星期经历了一个可怕的用户激增”。

  「足记」从不值一提的 App Store 排名,跃居到了旅游分类榜和免费应用榜的首位。

  “你说幸福来得太突然吗?我现在完全感觉不到幸福。”杨柳说,“真的,非常非常焦虑。”

  从今年 2 月开始,杨柳看到每天的下载量差不多在 2000 ,“那时感觉应该会快起来了,我们也没做过推广,我知道的是,“最美应用”和你们(好奇心日报)之前都分别写过一篇文章来推荐,其实也都没找过我们,所以说我们一直应该是被蒙在鼓里的设定啊。”

  也是在今年 2 月 7 日,「足记」上线了它的第 2 个版本,和去年 12 月 3 日上线的第一版的最大不同是在照片模式中加入了一个”大片模式“功能,正是这个功能,让「足记」火了。

  但即便现在来看这个产品的设计,它都并不具备成为一个爆款的潜质。爆款一般要入口简单,操作简单,最好能够一键搞定。

  但「足记」的页面底端有”首页“、”发现“、”飞呀“、”个人“四个频道,中间蓝色按钮点击之后有”照相“、”文字“和”爆料“三个分入口,选择照相之后,你需要在左边的模式当中才能找到”大片模式“,之后添加字幕,选择滤镜,然后发布。对于用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过程。在用户的投诉抱怨中,找不到”大片模式“的并不在少数。

  但这其实也不是杨柳创办这个应用,原本她以为的——用户的打开方式。

  1979 年生的杨柳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影视戏剧文学专业,2001 年毕业后从事过和移动通讯服务相关的工作。”不过我是个电影爱好者“,2013 年底她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开始琢磨着开发一款和电影相关的图片应用。”我们的背景都挺平凡的,也没什么好说的。“在此之前,她和现在团队中的另一个成员合作开发过一个关于张国荣的应用“荣史上的今天”。他们两人称得上是张国荣的铁粉,也多少具有点文艺气。

  “我们原来的受众定位其实是文艺青年,”杨柳说,“我们希望是文艺青年作为意见领袖,然后去吸引大众。”这是一个类似豆瓣的成长路径。所以「足记」原本是一个复杂的产品,它有一定的入口门槛,并不是现在大家所理解的样子。

  “所以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平稳的慢慢增长的过程,我们也更希望如此。”

  在开发「足记」之前,杨柳刚好看到了两个有关“跟着电影去旅行”并走红的例子。一个是从 06 年就开始在世界各地拍摄电影场景画中画的加拿大摄影师 Christopher Moloney ,另一个是去年年初通过重走大量电影拍摄地而走红的赵亚飞。

  “足记-跟着电影去旅行”,这是它最初的名称;slogan 为“没有故事的地点终究是冰冷的”。

  “那句话很戳中我,也是我决定做「足记」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我觉得记忆会让一个地方变的美好,而这种记忆很大程度上又是由故事带来的。电影就是一个赋予地点故事性的最大众的方法。”

  “足记最初的设计思路,是想给大家的生活和旅游中带来一些乐趣,并且可以在实际场景中拍摄对比照和穿越照。所以我们在应用里收录了大量的电影取景地资源,都是我们编辑小团队手动查找录入的,照片除了有介绍,还有精确的经纬度。”

  所以,“发现”频道,其实才是整个产品最重要的部分。这里有很多电影取景地,还清楚的标注了你所在位置和选择地点的距离,包括关于这个地点的文字介绍,相关的明星、交通贴士、以及地图导航。“我们希望用户通过这个频道去主动寻找。”

  而这个冗长的过程其实才是第一步,到了具体的地方之后,接下来的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查看当前所在位置的剧照 → 打开相机 →选择照片模式, 在实际场景中拍摄合成照/对比照 → 发布。

  你可以看到这个过程的有多复杂。所以杨柳也在知乎的那篇长文中解释:“点击拍照按钮为什么会有三个弹框?本来是想,也许有人会来询问取景地情况,就可以直接发文字;也许有人知道具体取景地,可以来“爆料”,爆料的资源审核属实后,就可以出现在“发现”频道中。

  在去年 4 月,杨柳她们做了一个 demo 版,并且在澳门拍出了第一张关于《胭脂扣》中一个场景的合成照。当时她们自豪的是“纯粹用足记在现场一点点对比,才找到那个地点”。

  所有的设计和思路都和”大片模式“毫不相关。而这个功能更是一个意外。

  现在负责内容的耿靓偶然间处理了一张团队日常照片,耿靓在豆瓣上运营着一个 @fomalhaut 的账号,靠着研究《神探夏洛克》的画面布局和拍摄场景拥有一些粉丝。杨柳当时觉得这张照片处理的很有感觉,就当机立断把这个功能加入了进去。“我对这个功能其实也有一定的期待,只是没想到他会这么火,而且来得这么快。”

突然来了 100 万用户,「足记」就这样懵了(第一张“大片模式”图片,足记员工照)

  这个功能也完全改变了杨柳原来对产品的规划。比如入口不要那么深,简单好用,做到一键就拍,完善字幕库等。拍照按钮下面的另外两个文字和爆料弹窗很快就会取消,很多人都不知所云的“飞呀”频道也会被撤掉。

  “拍大片、游场景,像电影一样去生活。”这是足记新的 slogan,它用“生活”取代了“旅行”,而在上线第二版之后,她们就开始尝试把足记移到“摄影和摄像”分类下,但起初被 App store 拒绝了,17 日早晨终于成功迁移。 而它最早是在 “旅游”分类里面待着的,“这里面还有一些实际的考虑。一来,我们觉得这个分类的进步空间比较大,二来,我个人有很多做实体旅游的朋友。旅游这一块的盈利模式比较清晰,就是线上往线下导流量。”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但我还是会做图片社交,还是会和电影有关,这个初衷不会变。”

  截止到 3 月 17 日,足记的下载量约为 400 万,位居 App store 免费下载榜榜首。

  杨柳在去年 7 月拿到了由光速安振领投、紫辉创投的 200 万人民币天使投资。但过了上个周日之后,已经有 20 多家风投公司找她谈 A 轮融资。大多数人都带着一个共同的质疑:你怎么保证自己不会成为另一个「脸萌」,爆红之后迅速沉寂?

  “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系统架构和开发时间上的紧迫。”原本 8 人的团队在周一紧急增加了一名 iOS 开发,而整个团队也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那天我们设计加了两个通宵班了,就顺手往字幕数据库里加了这么一句:当我不再貌美如花,要怎么跟人去撕逼。”(好奇心日报)

注: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版权持有者对所转载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收藏
分享到:
我要点评 6 条评论

最多可输入140个字

快讯

  1. 中兴通讯发布RoomPON 7.0新品,助力中国移动共建AI家居新生
  2. 五年实力质变!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
  3. 中国电信精彩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4. 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发布“AI加速计划”
  5. ColorOS 16三大流畅黑科技,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6. 安吉尔首创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定义健康饮水新标准
  7.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升级发布“算力超市2.0”
  8. 从有面儿到全面,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重新定义折叠屏价值
  9. 联通AI激活“蓝色粮仓”,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10. 广汽昊铂首款智慧旗舰轿车A800成都车展首秀,深度携手华为

Talk客

  1. Talk客:共享单车风波四起,谁又将是最后赢家呢?
  2. Talk客:各取所需而已?谷歌这11亿刀是否物超所值?
  3. Talk客:安卓旗舰四面围剿,新iPhone能否成功逆袭?
  4. Talk客:6GB大运存手机遍地走,是刚需还是噱头?
  5. Talk客:靠脸吃饭成现实!支付宝“刷脸支付”商用,你怎么看?
  6. Talk客:年度最强安卓旗舰三星Note8来了,你准备剁手?
  7. Talk客:联想痛失全球PC第一王座 靠VR能扳回一城?
  8. Talk客:昔日大牌,归来已是小众!他们的出路在哪?
  9. Talk客:魅族PRO 7会是它的春天?联发科高端梦何时圆
  10. Talk客:国产品牌豪夺国内市场份额 苹果三星销量能否逆袭?

作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