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需要智能自行车吗?
这年头,随便一个产品,你要不带“智能”俩字,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要发布新产品。
0
科客点评:作者对智能自行车的观点或许能引起你对“智能”的更多思考。
这年头,随便一个产品,你要不带“智能”俩字,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要发布新产品。从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汽车,到智能家居,甚至连拉杆箱、水杯、温度计、床都被“智能”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再过几年,你的女朋友都可以是智能的了。
作为代步的工具,自行车必然也未能幸免。斑马、洛克菲勒、BICI(基本思维)、700Bike、小米、乐视(飞鸽)相继扎堆推出智能自行车,除了飞鸽、洛克菲勒有行业经验,其他厂商以前跟自行车一毛钱关系没有,一夜之间,都开始走上了智能自行车的“不归路”。
为何如此疯狂跟风智能自行车?
一、赚钱。一个普通自行车也就是300-500块钱,加上“智能”俩字可以翻几倍的价格,这还是最低端的智能自行车,稍微好点的智能自行车动辄几千、几万。现在已经有价值4.3万的智能自行车面世了。 当然,不管多贵,肯定都有人买得起。真正有钱的人,不在乎花几万买个智能自行车玩。但,普通人不会,有那几万块钱,早拿来买汽车了,谁还费那心思买智能自行车,还不如多掏几百买个电动车骑。
所以,这注定是个小众产品。适合那些对骑行要求比较高的有钱人。因为有钱有时间,也会经常玩一些越野赛、公路赛、探险什么的。你见过天天三点一线买菜的王大妈还需要什么地图导航吗?什么尾灯、示宽、头灯、转向、氛围灯各种酷炫不实的东西也是为讨好这拨人而准备的。虽然它也确实能够让黑夜中骑自行车的人更加安全,但也没见过没有这些的人会掉到沟里。对这些现代化科技过分依赖,让自然感官能力丧失,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二、收集数据?当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赚钱。现在随便一个智能玩意儿,都在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也真是够了。这些数据也是为了打通用户的一切关系网络,真的产品推广线下保养和升级,研发和推出其他周边产品。其次是给用户反馈一些建议。
什么脉搏,心率、血压,都是扯淡。问题是用户真的需要这些建议吗?自行车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本身就是个单纯的代步工具。每天各种网络、朋友圈、微博的鸡汤灌得还不够多吗,智能手机各种app还不够复杂吗,还需要自行车提供各种健康反馈吗?你有时间去看吗,即使看了,你会听取建议执行吗?
即便是真正喜欢骑行的人,也是因为喜欢和大自然近触近距离的感觉,喜欢逃离都市、释放激情的感觉,要的就是那份未知的探险的感觉。越是简单纯粹的东西,越是能体会到骑行的乐趣。你整那么复杂全面。什么记录骑行数据、地图导航、健康助手、音乐、急救功能……一切都像培养一个温室的花朵,这跟骑行的初衷也是背道而驰。
三、入行门槛低。也只有谷歌和特斯拉这样的公司,会花大力气投入在无人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上。因为这需要很多年的厚积薄发,还要狠狠砸钱,最终结果还未必能赚钱。相对来说,智能自行车进入的技术门槛和成本都要低很多,成效迅速,但是敛财度一点不低。这也是一些创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跨行跟风的原因。
自行车发明至今,很多人用来做代步工具,就是图个便宜方便啊。而智能自行车让原本便民的产品变成贵族的玩物。小众产品,必然是不会流行起来的。为小众而生可以,就请不要打着环保的名义,“互联网+”的噱头,硬生生地为智能而智能。
且不说,根据现在的交通状况,自行车道被严重挤占。空气污染严重。骑自行车的能有多少。即使你有钱买,但也经不住被偷啊。所谓的智能防盗,说它是鸡肋,已经很给面子了。道高一尺,但永远魔高一丈。君不见,再牛逼的自行车环球旅行都会在某国终结。
如果真想“普度众生”,让普通自行车变智能,首先需要理解智能的含义。智能的目的是让人生活更方便,而不是更复杂,更花钱。如果在不增加成本或增加少量成本的基础上,研发相关的智能配件,也许这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砍柴网)
注: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版权持有者对所转载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蓝月公主
████████████看 黃 魸 手 机 浏 覽 噐 咑 幵:275236.c○m 郗蒛資羱!无需下载、直接欣赏,妳嬞鍀!████████████卓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