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50体验评测:更美,更能创造美!

  科客点评:荣耀50开启了荣耀“新荣耀”的篇章,多项技术首发大秀肌肉之余,更带给了消费者竞争力很足的优秀产品体验。这一次,荣耀50系列不仅长得美,还是创造美的新利器。

  荣耀的新荣耀,已经启航。随着6月16日晚荣耀50系列手机的正式发布亮相,荣耀数字系列美学旗舰不仅迎来了全新升级,且这一次荣耀还带来了多项重要突破与创新,用崭新的姿态向消费者呈现更多惊喜。到底荣耀50系列有何特别之处?产品各方面的实际表现又是如何?下面科客网通过对荣耀50的评测体验告诉大家。

荣耀50体验评测:更美,更能创造美!

120Hz高刷超曲面屏:看得舒服,用得畅快

  探索美学新风潮,是历代荣耀数字系列机型都在坚持的重要目标方向,荣耀50系列自然也不例外。首先从手机的正面说起,荣耀50与荣耀50 Pro均配备了75°超曲面屏,相较于直屏而言,显然颜值与未来科技感更胜一筹。

  为更好匹配超曲面屏的天然优势,荣耀50还带来了10.7亿色显示、最高120Hz屏幕刷新率、最高300Hz触控采样率、高频PWM调光、莱茵TÜV 低蓝光认证等优秀指标,让这块屏幕看得舒服,用得畅快。

  由于超曲面屏将显示画面延伸至屏幕两侧,荣耀50实现了超高屏占比的视觉沉浸感,而曲面屏还有一大好处便是有利于产品做得更轻薄。事实上,评测人员上手荣耀50真机的第一感觉便是挺轻巧,约175g重、7.78mm厚的体型,日常单手长时间操作不易累,即便是放入紧身裤的裤袋中也很轻松。难得可贵的是,荣耀50的轻薄特性是在没有牺牲屏幕尺寸和电池容量的前提下获得的,其配备的是6.57英寸大屏以及4300mAh(典型值)大电池。

致敬经典的美学新设计,辨识度颇高

  当全面屏普及之后,智能手机的正面设计越来越难做出差异化,因此对于手机设计师们而言,手机的背面变得越发重要,毕竟这已成为考验创新与勇气的主舞台。荣耀50背面引入独特的双镜设计,巧妙而又和谐的将后置主摄和副摄、闪光灯以1+3的组合融入其中,化繁为简,且又能进一步凸显产品影像能力非同寻常。

  事实上,荣耀50的双镜设计还有致敬经典的用意,昔日摄影巨头禄莱的标志性作品双反相机,便是采用极具辨识度的上下双镜设计语言。从专业相机领域寻求灵感,其实是荣耀团队一直积极尝试的方向之一,而另一方面,“活用”则是与时俱进,实现升华的体现。荣耀50在双镜设计的基础上,跨界运用了类似于戒环的设计,主摄像头用圆形加以修饰,增加活力与层次感之余,充分释放产品对影像充满自信的魅力。

  配色方面,荣耀50和荣耀50 Pro均提供初雪水晶、夏日琥珀、墨玉青、亮黑色四款配色,此次评测中呈现给各位的是墨玉青版本,属于比较耐看和百搭的风格。至于主打色初雪水晶,采用全新钻彩工艺打造,双膜双镀双纹处理实现了视觉细节与质感兼优,bling bling闪耀的特性,相信很多女性用户都会喜欢。

Vlog多项创新:更美,也更好玩

  Vlog影像至美之作,这句话完美概括了荣耀50身上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除了上面提到的超高颜值,Vlog成为此次荣耀50影像能力重点突破的方向。既然如此,给力的前后置镜头无疑很关键,此次荣耀50与荣耀50 Pro的后置相机配置完全一致,1亿像素的主摄为超高清摄影提供更强保障,超广角、微距、景深镜头则各司其职。

  前置镜头方面,荣耀50为3200万像素高清镜头,至于荣耀50 Pro采用3200万高清镜头+1200万视频镜头的前置双摄组合,专用的1200万像素前置视频镜头在业内并不多见,此举无疑是在用更Pro的方式来做更Pro的事情,以此满足极致Vlog创作及专业级效果的高阶需求。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荣耀50的前置镜头能耐同样不小,诸如AI广角智能切换、超级夜景、与后置镜头协同的多镜录像功能,都能一一实现。

  在努力追求更强的Vlog摄影能力的同时,荣耀50不忘将Vlog创作的门槛尽可能降低,为的是方便更多用户去尝试去体验。以一个细节为例,多镜录像模式此次直接放置在录像模式的旁边,通过更好的入口呈现,引导玩家去体验这项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荣耀50的多镜录像同步支持自拍级人像视频美颜,且拍摄进行的过程中可以不间断自由切换多种镜头组合。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荣耀50还独创单双镜头续录,也就是说在多镜录像的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要在单镜头和双镜头录像之间任意切换,可以前置拍摄转前后同录,后置拍摄转前后同录,后置拍摄转后后同录,拍摄不会中断。

  在过去,手机拍摄快动作或慢动作视频往往需要进入对应的模式才能操作,又或者是要通过后期视频编辑来实现,步骤繁复,普通用户大都望而却步。如今荣耀50率先将快慢动作续录融入同一界面,支持多组镜头多种变速不间断续录,快慢自由、一镜到底的体验大大简化了创作进阶Vlog内容的难度,熟练掌握之后将是效率神器。

  边学边用,很多时候会事半功倍。有鉴于此,荣耀50内置了微电影模板,若用户想拍Vlog又一时间缺乏灵感的话,不妨通过跟拍学习的方式拍摄素材,只需简单几步就能创作出画风专业且配音带感的Vlog,好玩又能出好片。如果这些模板都玩腻了,还可以在主题中心下载更多。

  此外,荣耀50还增强了内置的视频编辑功能,滤镜、主题、文本、转场等后期功能都有提供,并且支持多个视频拼接再剪辑,可玩性进一步提升。

相机实测:出片快,1亿像素的价值不仅仅是超清

  介绍完荣耀50的几大Vlog特色功能之后,接下来再通过实拍体验及样张说说其拍照的表现。这枚1亿像素的主摄感光面积为1/1.52英寸,光圈F1.9,支持10倍照片变焦和6倍视频变焦。与业内普遍做法一样,荣耀50的1亿像素主摄默认状态下是通过单像素9合1,输出等效2.1μm大尺寸单位像素面积的1100万像素照片,能在逆光、高动态、夜景等场景下获得不俗的画质表现。

荣耀50拍摄样张

荣耀50拍摄样张

荣耀50拍摄样张

  如果需要体验1亿像素的照片,则需要在相机的更多-高像素模式下专门使用,在户外亮度充足的条件下,荣耀50的1亿像素直出速度还挺快,细节放大再放大看也依然有较高的画质。不过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在1亿像素的高像素模式下,荣耀50拍出的照片容量一般是默认模式下的3-4倍,目前不支持1亿像素下使用变焦。

  夜景拍摄是荣耀中高端手机的强项,此番荣耀50也表现稳定,在暗光下使用超级夜景模式之后,照片的亮度提升明显,且噪点减少。

荣耀50夜景样张

荣耀50夜景样张

够用也好用的配置

  荣耀50和荣耀50 Pro是高通骁龙778G全球首发的机型,并且还携基于Android 11的Magic UI 4.2而来,可谓是从软硬件层面都带来了玩家期待多时的进化。为了跨平台之后还能把原来荣耀特色的技术持续发光发热,荣耀与高通的团队加班加点,甚至春节假期也在紧张攻坚,最终把GPU Turbo X、Link Turbo一一呈现,实属不易,值得手动点赞。

  在评测过程中,荣耀50无论是各种常见App的运行,还是玩主流的手游,都能保持畅快、稳定的使用体验。得益于VC液冷散热与高导热石墨烯立体散热的结合,即便是用高刷玩游戏半小时以上,机身温度也控制在合理范围,不至于烫手。

  内置4300mAh电池的荣耀50,采用单电芯双回路三极耳的设计,好处是能够增加电池等效容量。使用标配的66W超级快充进行测试,从荣耀50电量剩余2%时开始充电并计时,20分钟后电量恢复至71%,与官方数据的20分钟充至70%一致,如果是要充满,45分钟即可。

小结:性价比不俗,年轻人要的就是它

  荣耀50定价2699元起,包括120Hz高刷的超曲面屏、1亿像素主摄、66W超级快充等,都是相较于上代机型的显著升级,展现出不俗的性价比。骁龙778G移动平台的首发,则成功将高通平台的不少优秀技术特性移植到荣耀手机中,实现了诸如Vlog的多项体验创新、玩游戏更快更稳的表现。可以说,荣耀50从更多方面满足了年轻人使用手机的需求,有望再续荣耀数字系列爆款的辉煌。添加科客公众号kekebat,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注:科客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分享到:
我要点评 0 条评论

最多可输入140个字

快讯

  1. 中兴通讯发布RoomPON 7.0新品,助力中国移动共建AI家居新生
  2. 五年实力质变!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
  3. 中国电信精彩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4. 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发布“AI加速计划”
  5. ColorOS 16三大流畅黑科技,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6. 安吉尔首创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定义健康饮水新标准
  7.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升级发布“算力超市2.0”
  8. 从有面儿到全面,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重新定义折叠屏价值
  9. 联通AI激活“蓝色粮仓”,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10. 广汽昊铂首款智慧旗舰轿车A800成都车展首秀,深度携手华为

Talk客

  1. Talk客:共享单车风波四起,谁又将是最后赢家呢?
  2. Talk客:各取所需而已?谷歌这11亿刀是否物超所值?
  3. Talk客:安卓旗舰四面围剿,新iPhone能否成功逆袭?
  4. Talk客:6GB大运存手机遍地走,是刚需还是噱头?
  5. Talk客:靠脸吃饭成现实!支付宝“刷脸支付”商用,你怎么看?
  6. Talk客:年度最强安卓旗舰三星Note8来了,你准备剁手?
  7. Talk客:联想痛失全球PC第一王座 靠VR能扳回一城?
  8. Talk客:昔日大牌,归来已是小众!他们的出路在哪?
  9. Talk客:魅族PRO 7会是它的春天?联发科高端梦何时圆
  10. Talk客:国产品牌豪夺国内市场份额 苹果三星销量能否逆袭?

作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