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科客点评:据说装了360行车记录仪,防碰瓷技能击败了99.98%的中国车主……不知是不是真的。

  行车记录仪已经成为有车族的标配产品,新车落地首先不是去贴膜,而是装上行车记录仪!因为如果遇上碰瓷党、交通事故时,行车记录仪的作用真是太大了。目前,行车记录仪选择太多,怎么办?选知名品牌的似乎更有保障,但那个价格又好像不太合理。选择叫不出名字的品牌嘛,又担心这些产品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宕机了!)。这个时候,奇酷推出了360行车记录仪(没错,就是那个360啊)以299元的秒杀价来袭,主打1296P超高清画质、160°超广角镜头、高稳定性、内置锂电池、APP无线连接等功能。品牌知名度如此高的360所推出的行车记录仪,性能怎样?马上测试一下!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一、外观、体积

  360行车记录仪的体积非常小,只有50.5×60×19.5mm,给人感觉是类似于GoPro运动相机那样,而小尺寸机身也的确让它能在不同场景中使用提供了各种可能。虽然是塑料机身,但是上手质感不错,和一些低端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背面只有三个功能按键,由上至下分别是电源/菜单、录制按钮、紧急按钮。在录影模式及菜单设置模式下,这三个功能按键有着不同的作用。虽然360行车记录仪的屏幕只有2英寸大小,且显示效果不算突出,但它非常实用。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接口方面也是常规的HDMI输出、GPS接口、USB接口、TF卡插槽,分别位于机身两侧。不过提醒一下,GPS模块是要另配的噢!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360行车记录仪通过吸盘吸附在汽车挡风玻璃上,优点是可以随时调整不同的录影角度,也可以方便地将它拆下,而且不留痕迹。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要注意的是,吸盘底座与行车记录仪之间还需要通过三脚架接口进行连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小小的三脚架接口,360行车记录仪的安装与拆卸就变得非常方便。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360行车记录仪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拥有160°超广视角镜头,优势是可以将车辆两侧的路况也拍摄进画面,对于从侧面切线过来的车辆也能清晰地记录下来,有效地避免视觉盲区。关于广角镜头在实际使用上的优势,在后面会以视频形式体现。此外,360行车记录仪的镜头采用了具有良好抗高温不变形的玻璃镜片,在物理性能上更稳定。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在操控上,通过机身的三个按钮可以对行车记录仪进行部分功能菜单设置操作以及进行视频回放,不过使用体验只能说比较一般。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二、360行车记录仪专用APP

  其实按键的使用体验一般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行车记录仪的机身太小了,如果设置太多按键反而显得不合理,所以360推出了360行车记录仪专用的手机APP,通过WiFi进行无线链接。当360行车记录仪与手机进行无线链接后,通过APP就可以很直观地对行车记录仪的各功能设置进行操作,并可以进行实时画面监控(但此模式下行车记录仪录影功能暂停),也可通过手机操作行车记录仪进行拍照,或者进行视频回放。这个专用APP用起来很简单,也没什么学习成本,关键是连接速度与稳定性方面都比较让人满意。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在核心技术上,360行车记录仪使用美国安霸A7图像处理器,优点是拍摄更清晰、更高速,更稳定,不漏秒,碰撞不停机等。360行车记录仪配置1296P超高清摄像头,支持拍摄2304×1296 @30fps分辨率视频,比1080P分辨率高44%。行车记录仪支持紧急录影,可以通过按键触发,以及通过自动检测加速度触发,紧急录影模式下每段影片的时长为30秒,这些视频不会被覆盖;而正常循环录影模式下,视频为每3分钟一段。除了视频录影,360行车记录仪也支持拍照,但需要通过手机APP进行操作,照片的分辨率大约在300万左右。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三、360行车记录仪实拍视频

  以下是使用360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行车画面,从实拍画面我们可以看到160°视角超广角镜头的优势,即使是车身比较宽的七座旅行车,画面也可以覆盖左右A柱范围,对于从车辆侧面发生的事故也能进行有效记录。

  再来看看360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吧,在通过大光比环境时,比如在地下停车库驶出户外时,画面亮度能够快速调整,也就说明了360行车记录仪对环境光线的响应速度够快,在进、出隧道、车库等地方的时候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画面的色彩也比较鲜艳,而且色彩的还原比较到位,没有出现失真偏色等问题。在画面清晰度(锐度)方面的表现也是令人满意的,毕竟是可以录制2K分辨率的超高清视频啊。虽然视频速度只有30FPS,但是行车画面的流畅度却非常高,未有发现丢帧的问题存在。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其实对于售价只要299元的360行车记录仪来说,它虽然功能单一,没有内置GPS、电子狗、导航(屏幕这么小,怎么导……),但是拍摄的视频在清晰度、色彩、流畅性这三方面对比部分中高端产品都要有优势。另外,据说装了360行车记录仪的车主们,他们的防碰瓷技能击败了99.98%的中国车主……不知是不是真的。

四、360行车记录仪新玩法

  呵呵!终于写完了360行车记录仪的常规体验文了,然而文章并没有这么快就结束!你真以为360行车记录仪就只能用在汽车上吗?好吧,接下来就让你看看一些你没想到过的行车记录仪的新用法!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首先,因为360行车记录仪的体积很小,而且内置锂电池以及支持300万像素照片拍摄、1296P超高清视频记录,支持WiFi无线连接,所以360行车记录仪的玩法就可以很不同了。来,脑洞开一下,准备一个自拍杆,把360行车记录仪往上面一装,这不就成了随身视频记录仪了么,和GoPro、Xiao蚁相机一样了呀!内置锂电池大约可以支持50分钟的视频录影,不够吗?用移动电源也可以啊。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GoPro能拍的,360行车记录仪一样可以拍,而且也拍得很清晰,还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看到拍摄画面,就算再多人的集体照也不用担心画面装不下了。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要自拍?要记录自己的行程?360行车记录仪来帮你!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要开车了,但要确定车底有没有小动物吗?360行车记录仪来帮你!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真会玩啊!360行车记录仪的不同使用方法

  上班时间想玩游戏?把360行车记录仪镜头对着身后老板的房间,用手机实时监控!……

  PS: 老板:喂,那个谁你进来一下……关注科客网官方微信kekebat,获取更多精彩资讯。(文/Peter)

注:科客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分享到:
我要点评 5 条评论

最多可输入140个字

  • 华园光

    华园光

    ████████████看 黃 魸 手 机 浏 覽 噐 咑 幵:275236.c○m 郗蒛資羱!无需下载、直接欣赏,妳嬞鍀!████████████棕阻

    回复

  • 鲁路修兰佩洛基

    鲁路修兰佩洛基

    女司机福音

    回复

  • 艾吉

    艾吉

    看这做工就是个贴标货,比这个设计好的行车记录仪多的是,最起码插线别从右边直接出来啊

    回复

  • 兰卡·李

    兰卡·李

    一款行车记录仪好不好,或许动物比人更知道

    回复

  • 趴趴熊

    趴趴熊

    可以试下,行车记录仪必须要安装一个,有备无患啊

    回复

快讯

  1. 中兴通讯发布RoomPON 7.0新品,助力中国移动共建AI家居新生
  2. 五年实力质变!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
  3. 中国电信精彩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4. 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发布“AI加速计划”
  5. ColorOS 16三大流畅黑科技,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6. 安吉尔首创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定义健康饮水新标准
  7.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升级发布“算力超市2.0”
  8. 从有面儿到全面,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重新定义折叠屏价值
  9. 联通AI激活“蓝色粮仓”,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10. 广汽昊铂首款智慧旗舰轿车A800成都车展首秀,深度携手华为

Talk客

  1. Talk客:共享单车风波四起,谁又将是最后赢家呢?
  2. Talk客:各取所需而已?谷歌这11亿刀是否物超所值?
  3. Talk客:安卓旗舰四面围剿,新iPhone能否成功逆袭?
  4. Talk客:6GB大运存手机遍地走,是刚需还是噱头?
  5. Talk客:靠脸吃饭成现实!支付宝“刷脸支付”商用,你怎么看?
  6. Talk客:年度最强安卓旗舰三星Note8来了,你准备剁手?
  7. Talk客:联想痛失全球PC第一王座 靠VR能扳回一城?
  8. Talk客:昔日大牌,归来已是小众!他们的出路在哪?
  9. Talk客:魅族PRO 7会是它的春天?联发科高端梦何时圆
  10. Talk客:国产品牌豪夺国内市场份额 苹果三星销量能否逆袭?

作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