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 凯利(KK)和他的失控中国梦

20100516-Pacifica-000.jpg

        凯文 凯利(Kevin Kelly)老师把他毕生的演讲和布道事业都奉献给了热爱并追捧他的中国互联网界。

        这位据说被马化腾和张小龙等人极力推崇的“科技预言家”最近又来中国巡回演讲了。在《财经》年会、腾讯智慧峰会、中信银行和搜狗,他辛勤的足迹留在了上述的每一个地方,声音回响在这些会场的每个角落。在搜狗的对话上,凯文 凯利被最近刚刚被收编到腾讯旗下的搜狗CEO王小川直接加冕为“神”。

        可能大家刻意忽略的是,无论再怎么被称作“硅谷神人”和“科技预言学家”,凯文 凯利在他的出生地——美国,以及通常被中国人认为与凯文 凯利关系最紧密的硅谷,他都是一个极度边缘化的角色,不会被任何科技公司、机构和论坛的主办者,以及任何一位科技界“大佬”奉为偶像和座上宾。有关“Kevin Kelly” 的问答,在社交问答网站Quora上仅有4个相关条目,根本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题;而与此相比,“凯文 凯利”的词条在知乎上的问答条目却多达37个。若抛弃对商业层面的探讨,仅论对互联网当下、未来的思考以及洞见,《连线》杂志真正的长期当家主编克里斯 安德森(Chris Anderson) 、万维网概念的开创者Tim Berners-Lee,以及开源软件和互联网“去中心化”概念的强力倡导者、Web2.0概念的发明者Tim O’Reilly等人,都比凯文 凯利获得了更多更持久的关注、尊敬和礼遇。在硅谷,你上哪儿能听得到凯文 凯利这个名字?

        但在中国,他却受到了科技界像对待乔布斯和伊隆 穆斯克(Elon Musk,Tesla CEO)一样的待遇。这就像另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亨利 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那样,在本土母国早已默默无闻,但却因为扣上了一个“改写中美关系”的帽子在中国备受推崇和礼遇,这也难怪人家不顾老迈之躯90高龄还连年跑到中国巡回演出,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各种站台。

一个人、一个名词、一种文化的流行通常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结果。乔布斯就不说了,以Elon Musk为例,如果以2012年5月为分水岭,此前这个名字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和科技界人士的口头禅中还几乎绝迹,突然间,几个礼拜的时间,“钢铁侠”、“神人”和“乔布斯接班人”的头衔和称赞突然漫天横飞,谁要是不跟你谈两句Elon Musk,不试驾两下Tesla差不多就没法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在科技界,人们崇拜起一个人来的理性和思考成分,一点也不比娱乐行业多,往往里面还多了一点玄学、谶纬和起乩扶乩的五迷三道儿。

        那么,凯文 凯利在中国的乩坛,是怎么被建造起来的?

        从时间上来说,一切都应该追溯到2010年12月那次凯文 凯利的中国行——在时隔16年之后,凯文 凯利毕生唯一相对畅销的著作《失控》被翻译成中文,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为配合此书推广,负责众包翻译此书的东西网组织了一次长达一周的凯文 凯利中国行,分别在北京798尤伦斯艺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场合举行对话和演讲。其中创新工场CEO李开复、3G门户CEO张向东与凯文 凯利的对话,是这次“KK中国行”的核心活动。

        从今天来看,那场对话的质量相当不错。凯文 凯利尽情地享受着主办方为他设计的“互联网预言学家”的定位,心安理得地把有关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维基百科和社交网络的“预见”都算到了自己身上,与科技爱好者们大谈未知世界。而李开复和张向东也非常克制地谈了一些自己本身业务之外的东西,比如世界的数字化、媒体与出版业的未来、移动终端对人的控制等。张向东说:“KK是科技预言家,但不是巫学家,大家要与他的观点碰撞,而并非膜拜”。

        对《失控》这本书和凯文凯利的初次亮相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坏的开端。除了一些诸如“《连线》创始主编”、“影响了乔布斯”、“预言了10年后的互联网”之类过于矫饰但颇为奏效的公关标签之外,《失控》这本书通过李开复的推介和出版机构的运作,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这个当然算是好事。但从此之后,凯文 凯利接下来的中国行以及与众多“大佬”的对话,就越来越充斥着无处不在的“替大佬求一卦”和“六经注我”的色彩。

        真正让凯文 凯利成为中国互联网大佬们争前恐后“求对话”座上宾的,是2012年4月马化腾与凯文 凯利的对话。这是一次腾讯发起策划的公关活动。从3Q大战以来,追求其业务扩张和支配性地位正当性的腾讯,迫切地需要一种有效的理论替它们的扩张和支配性逻辑背书。当然,这个理论需要来自一个“洋人”且理论界而非商界人士。而另一方面,一直追求在品牌形象上摘掉“年轻”和“低端”标签的腾讯,对任何一个凸显深度思考、智慧和“主流”的场合,都不会轻易放过。

        在这种情形下,凯文 凯利这个“工具” 呼之欲出了——神化你的事儿我们来运作,我们要的就是你的标签和那张充满灰白色大胡子的高加索人种的脸。

        找一个跟中国互联网大佬们对话的美国人真的挺难,他/她几乎不可能来自任何一个美国的主流互联网公司,比如苹果、Google、Facebook或Twitter等,那会让外界引起太多的联想,且由于商业逻辑的差异和潜在的竞争冲突,没有哪个大佬能轻易地驾驭他们那些擅长讲故事的美国同行们——更何况就算你有足够的自信和胆量,对方也未必有这样的意愿和时间。中国的互联网大佬们也很难和美国主流的风险投资意见领袖对话,这对他们来说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甚至会遭到在台上当众的质疑,据我所知曾经有数位大佬试图与被贴上了“互联网女皇”标签的KPCB顶级分析师Mary Meeker对话,但最后都放弃了。适合他们的,唯有这些以写字为生、用“思想家”包装自己的人——他们最适合谈那些过于宏大、看似艰深飘渺但其实毫无伤害力的问题——而且台下的听众不好意思说他们听不懂这些。

        凯文 凯利就是最合适的对象。中国有句古话叫“六经注我”——凯文 凯利的《失控》及他的一系列理论就是当代科技界的“六经”,可以迎合和解释任何一种科技现象。你可以用凯文 凯利的那些“术语”的排列组合解释出维基百科、社交网络、分享经济、大数据和云计算,就能用他的理论去解释抄袭、复制、垄断和反垄断。

        看看凯文 凯利是怎么长袖善舞的吧,2012年4月,在他和马化腾的对话中,马化腾很认真地向他“请教”——如何看待微软、Facebook以及“中国的几大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垄断指责,凯文凯利很乖巧地接过了话茬,用他“暂时性垄断”的理论来解释说,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任何垄断是永远持久的,现在垄断就垄断吧,对大家都是好事。马化腾又问:那创业公司的平台化机会呢?凯文 凯利说:哎呀,那风险多大啊,做一个产品,在巨头的平台上卖吧。

        这次,当金山网络CEO傅盛问到“如何在BAT的压力下寻找机会”的问题之后,凯文凯利马上换了一个与在腾讯的场合完全不同的身段。这个从不用手机的科技预言家语重心长地对傅盛说:边缘性市场有着巨大的机会,应该从巨头不曾注意的边缘市场不断地侵蚀,最终颠覆巨头的主流市场。反正我说过了嘛,垄断是暂时性的嘛,它也没什么不好嘛。

        你说,哪个中国互联网公司老板会不喜欢和这么一个高加索白胡子老头对话呢。

        可以想见的是,凯文 凯利小心翼翼地珍惜着在中国的每一次演讲和对话机会,贪婪地享受着浑浊的空气下“教父”般的前呼后拥与贵宾礼遇。他是如此地善待他的每一个对话对象,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用他那据说曾经预测过社交网络和大数据时代来临的理论和第六感,无微不至地替中国互联网界那些对他在形式上顶礼膜拜的“大佬”们注解个这个时代。

        这就有点像早年中国的天主教教徒:“主啊,我天天给您烧香,您给我测个八字,算个卦什么的,给我个好前程”。(pingwest)


注: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版权持有者对所转载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收藏
分享到:
我要点评 1 条评论

最多可输入140个字

快讯

  1. 中兴通讯发布RoomPON 7.0新品,助力中国移动共建AI家居新生
  2. 五年实力质变!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
  3. 中国电信精彩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4. 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发布“AI加速计划”
  5. ColorOS 16三大流畅黑科技,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6. 安吉尔首创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定义健康饮水新标准
  7.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升级发布“算力超市2.0”
  8. 从有面儿到全面,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重新定义折叠屏价值
  9. 联通AI激活“蓝色粮仓”,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10. 广汽昊铂首款智慧旗舰轿车A800成都车展首秀,深度携手华为

Talk客

  1. Talk客:共享单车风波四起,谁又将是最后赢家呢?
  2. Talk客:各取所需而已?谷歌这11亿刀是否物超所值?
  3. Talk客:安卓旗舰四面围剿,新iPhone能否成功逆袭?
  4. Talk客:6GB大运存手机遍地走,是刚需还是噱头?
  5. Talk客:靠脸吃饭成现实!支付宝“刷脸支付”商用,你怎么看?
  6. Talk客:年度最强安卓旗舰三星Note8来了,你准备剁手?
  7. Talk客:联想痛失全球PC第一王座 靠VR能扳回一城?
  8. Talk客:昔日大牌,归来已是小众!他们的出路在哪?
  9. Talk客:魅族PRO 7会是它的春天?联发科高端梦何时圆
  10. Talk客:国产品牌豪夺国内市场份额 苹果三星销量能否逆袭?

作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