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育,巨头又来抢创业者的饭碗?

  科客点评:总的来说,国内互联网体育产业目前也是备受关注的领域,市场还很大,不管巨头有多大动作,有心的创业者们还是可以在这块专注努力的。

互联网体育,巨头又来抢创业者的饭碗?

  如果要说最近哪个传统行业最受巨头们的关注,体育恐怕当之无愧。尤其是日前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体育集团,更是引来了无数人士对互联网体育的关注。其实早在阿里进军互联网体育之前,诸如乐视、腾讯等就已经开始了互联网体育的布局。不过这些互联网巨头最开始仅仅都是围绕体育赛事上的版权进行布局,他们在看到一个又一个创业者开始在互联网体育领域辛苦耕作之时,又跑过来跟创业者抢饭吃。

  对于巨头跟创业者们抢饭吃的事件,这样的事例已经非常之多。在众多的互联网领域,巨头要么在创业者崛起之前来抢饭吃,要么就在创业者崛起之后跑过来收购创业平台,如果该创业者不愿意被收购,巨头就会扶持它的竞争对手,直到将该创业平台彻底打败,这就是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一贯作风。那么,互联网体育究竟有着怎样的市场前景,会吸引如此多的巨头前来与创业者们抢饭吃?

  1、政策上对于体育的支持力度相当之大。从去年开始,国家就开始推出了加快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并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增强人民体质,同时也将会扶持一些体育服务企业发展成长,政府对于体育事业的大力支持无形之中给了所有体育事业从业者一个利好的消息。

  2、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体育大国,但是国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却不到三成,这个比列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现象:中国的体育事业前景非常光明。据统计,2025全国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8000亿美元,而当前国内的体育总产值只有3000多亿,仅仅只占到了GDP的0.6%,足见这个市场空间之大。

  3、国内的体育市场也存在一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很多爱好体育运动的人来说,甚至都不知道家附近有哪些健身场馆、游泳馆、羽毛球馆等。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这样的平台来帮助自己快速找到最近最适合自己的运动场所;而从运动场馆的角度来看,他们也需要这样的互联网体育平台来帮助他们带来更多的客流量。

  4、传统体育运动健身的门槛和成本相对来说依然比较高,尤其是在找教练的情况下。传统运动模式存在场地成本和地域限制的问题,而通过借助互联网体育平台,线上教练可以在平台上零成本接单教学,而线下教练也可以开设昂贵的运动场地,只需要临时租用就可以达到教学效果。互联网体育的出现,降低了运动健身的门槛,同时也将能够摆脱场地和地域的限制。

  5、目前国内的体育产业尚处于一个发展初期,而互联网+的到来,将会真正带动体育产业的爆发,这对于所有的传统体育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新的机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体育还将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对于一个如此巨大的市场,并且尚处于移动互联网的空白状态,无怪乎巨头们纷纷把眼睛盯到这上面来。

  通过以上几点原因,不难看出巨头们为何纷纷要涌入到互联网体育当中来。但是巨头涌入近来,却并不意味着创业者们就没有机会了。巨头有巨头的长处,创业者也有创业者的优势,又一个新的行业开启了巨头与创业者们的角逐。

垂直细分永远有创业者的机会

  对于巨头们来说,他们想要做的往往都是平台,那么实力比较弱小的创业者选择从一个垂直细分领域切入就会有比较大的胜算。目前约教练、约场馆的平台非常之多,不过刘旷对于专注于潮流娱乐运动平台——潮玩,以及专注于智能运动方面的咕咚运动这类平台倒是比较看好,目前这两个创业平台也都拿到了融资,得到了资本的认可。

  从定位上来说,垂直细分定位会更精准,也更容易得到此类运动爱好者的拥护,很多互联网体育平台都可以预约各种运动,看似非常全,实则并无差异化优势。潮玩从潮流运动作为切入口,目前已经上线卡丁车、射箭、潜水、搏击、马术、攀岩、剑道、壁球、极限等十几项运动分类,聚合数万家潮流运动场馆,得到了潮流资深运动爱好者的拥护。

  而咕咚运动通过推出EasyFitAPP、摇摇减重APP、咕咚蓝牙智能秤、咕咚蓝牙智能心率带、咕咚手环等系列智能硬件,同样也得到了体育硬件需求者的支持。从用户的忠诚度来看,潮玩、咕咚等垂直细分平台拥有较高的忠诚度,巨头很难通过流量入口优势夺走用户。垂直细分平台往往都会聚集某一类运动爱好者的资深玩家,这类玩家不会轻易转移阵地。

  从潮玩的细分市场前景来看,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到2015年3月份,我国体育运动行业人群约3.8亿,其中潮流运动人群已达8000万左右,到2018年,潮流运动的总产值将达到3600亿元。健康对于很多来说都是一个刚需,体育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同样也相当惊人。

  对于大多数的创业团队来说,他们的精力也有限。但是如果能够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他们就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得更专业、更精细。此外,有不少创业团队他们当中的很多员工都来自于各大互联网公司,对于大公司的内部都非常熟悉,打仗贵在知己知彼,这一点也是创业团队相较于巨头的优势。拿潮玩举例来说,潮玩创始团队均来自搜狗、360、人人网等知名互联网企业。

  而对于咕咚运动来说,当前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智能硬件产品本身,对于相当一部分购买过智能硬件的用户来说,他们会发现智能硬件其实就那么回事,甚至有很多用户可能会发出这样一种感叹:所谓的智能硬件不过是吵吵概念罢了。

互联网巨头如何抢夺饭碗?

  巨头们最开始围绕着体育赛事的版权竞争相当激烈,乐视网在体育赛事的版权数量是最多的,当然有相当一部分都只是一些比较小的体育赛事。腾讯就比较猛了,创下了31亿元的NBA未来5年新媒体独家版权,这一次阿里干脆直接成立阿里体育集团。与乐视分拆乐视体育一样,PPTV也表示要把体育分拆出去,巨头们围绕着互联网体育的布局战已然已经打响。

  从当前的互联网体育市场来看,主要都还是潮玩、咕咚等创业者们在你争我抢,巨头才刚刚涌入进来。但是巨头要来夺创业者的饭碗,他们背后庞大的实力是创业者所不能忽视的。无论是从资金实力上来说,还是从平台影响力以及流量入口的角度来看,创业平台都无法跟这些巨头齐头并论。

  而对于乐视网、腾讯网、PPTV来说,优秀解说员的争夺已经达到也到了白热化阶段———乐视重金相继引入刘建宏、詹俊等业内大腕;而PPTV也不甘寂寞,以上百万年薪的代价签下申方剑;腾讯体育也动作频频,从广东体育挖来杜莹莹等人。解说员仿佛突然在一夜之间变成抢手的香饽饽和高富帅的职业。他们通过体育赛事的播放和新闻报道为平台聚集了一批比较忠实的体育爱好者,而将这些用户转化成体育运动的消费者并不难。

  对阿里来讲,通过入股恒大足球成为了体育运动的真实玩家。而阿里的零售平台拥有3亿多的活跃用户,有上千个体育运动品牌入驻淘宝、天猫,每年在阿里电商成交的体育运动产品高达700-800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借助这些庞大的用户,渗透到线下,打通线上线下闭环,对于阿里来说犹如探囊取物一般。

  当然,巨头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虽然他们什么行业都想捞点油水,但不一定都能捞得着。成立一个新的体育集团,意味巨头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这远比投资一家创业公司要付出的更多。在今天这个资本寒冬期,巨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摊子大,要照顾的地方太多,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照顾到。也许到最后,巨头眼瞅自己在互联网体育领域没有多大戏唱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投资优秀的创业团队,并把他们绑架到自己的站队中来。

传统体育品牌巨头也要借互联网体育守住阵地

  不光只有互联网巨头,过去传统的体育品牌巨头诸如耐克、匹克也在开始试水互联网体育,这些传统的体育品牌更像是在打一场阵地防卫战。从电商兴起以来,耐克、匹克的线下连锁店就在开始不断缩减。据统计,匹克的线下门店从2011年的7806家减少到了6004家,净减少了1802家,而耐克也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耐克打造了自己的线上社区,目前全球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800万。从品牌的角度来看,体育品牌通过多年的品牌运作,已经积累了一批非常忠诚的粉丝,把线上作为新的购买渠道,线下作为消费体验中心,以此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闭环。

  阿迪达斯推出了可穿戴智能设备,同时以以2.2亿欧元(约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欧洲移动健身创业公司Runtastic。Under Armour通过4.75亿美元收购健身软件MyFitnessPal、8500万美元收购健身类社交网站Endomondo,也开启了互联网体育进程。耐克则放弃了智能硬件,通过互联网体育运动来聚焦更多忠实的粉丝,并推出了自己的跑步微信公众号。

  不可否认,这些传统体育品牌巨头打造互联网体育的目的就是要守住自己的阵地,以免受到电商的冲击。但是在打造互联网平台的同时,他们也确实对创业者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毕竟他们拥有强大的用户品牌忠诚度,资金实力也不容小觑。当然,体育品牌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产品的销售上面,并不会对潮玩、咕咚等互联网体育创业平台造成特别大的威胁。

综合类体育创业者心中永远都有一个平台梦

  与部分细分领域的创业者不同,大多数的创业者心中都拥有一个平台梦,诸如初炼、keep等,他们有的通过约教练、有的通过约场馆、有的通过社交,切入的方式不同,但最终他们都是想吃掉整个互联网体育市场,打造一个体育垂直领域的巨无霸,恰恰这个事情是巨头想做的。那么,与巨头对抗,创业者的胜算在哪里?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创业者无论在资金实力上还是在平台的入口上都无法跟巨头相比。但是创业者有着创业者的优势,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创业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当中。在当前的整个互联网体育市场中,巨头们主要还停留在体育赛事的竞争上,目前也就百度、乐视推出了智能自行车。创业者们可以趁巨头们还没有完全切入到互联网体育市场之前,占据有利的市场先机,等稳住阵脚,有了B端商户资源和C端用户资源后,也就不用再惧怕巨头的挑战。

  当然,对于创业者来说,融资还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国内也有几十家互联网体育平台拿到了风险投资,尽管当前大家都在鼓吹资本寒冬期,但是只要有好的项目好的团队,就不怕投资人不会投钱。融到了资金,创业者也就有了一定的实力能够与巨头比拼速度。

总结: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创业者来说,潮玩、咕咚运动等互联网体育在垂直细分类仍然存在机会。而打造综合类平台的创业团队诸如初炼、keep等,如果能快速占领市场,最终与巨头叫板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接受巨头的投资,与巨头形成统一战线,毕竟积聚庞大的线下场馆、运动场所资源是巨头们不太愿意干的事情。但同时,巨头与创业者在互联网体育这条道路上都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首先,要加强智能产品的研发,提升科研创新水平。今天大多数的体育智能产品都是在炒作概念,真正拿得出手的产品并没有几个,需要真正从用户的健康角度去研发产品,而不是简单地说测量个数据就算智能产品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是不是体温测量计也能算智能产品了?

  其次,要加强线下场馆、体育培训场所的线下体验,同时也要加强对教练的资质审核,不能是个人就能跑到平台上来冒充体育教练,那样损害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平台自身。对于互联网体育来说,虽说线上能够实现信息不对称的对接,但是要想真正留住用户,还是要提升线下的用户体验,只有把线下服务做好了,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线上线下结合闭环。

  其三,体育运动的根本就在于健康,打造互联网体育平台要真正从用户健康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纯粹了为了多卖几件体育产品,多让用户下几个订单,如果是这样,那么互联网体育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每天早晨刘旷去跑步的时候,都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中国晨练的人基本上都是老人家,很少有年轻人会去晨练。年轻人总能找到这样那样的借口,诸如我们上班辛苦、早上要赶着上班、周末要好好休息之类。互联网体育平台必须要灌输给国人一个理念:不要等到年纪大了、生病了才想到要去锻炼身体,要锻炼得趁早。(文/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注: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版权持有者对所转载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收藏
分享到:
我要点评 3 条评论

最多可输入140个字

  • 浦原喜助

    浦原喜助

    ████████████看 黃 魸 手 机 浏 覽 噐 咑 幵:275236.c○m 郗蒛資羱!无需下载、直接欣赏,妳嬞鍀!████████████注走

    回复

  • 神凪伊月

    神凪伊月

    创业项目的利润还是很不清晰,感觉不好做。。

    回复

  • 卡嘉莉

    卡嘉莉

    体育产业最近都好火

    回复

快讯

  1. 中兴通讯发布RoomPON 7.0新品,助力中国移动共建AI家居新生
  2. 五年实力质变!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
  3. 中国电信精彩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4. 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发布“AI加速计划”
  5. ColorOS 16三大流畅黑科技,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6. 安吉尔首创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定义健康饮水新标准
  7.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升级发布“算力超市2.0”
  8. 从有面儿到全面,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重新定义折叠屏价值
  9. 联通AI激活“蓝色粮仓”,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10. 广汽昊铂首款智慧旗舰轿车A800成都车展首秀,深度携手华为

Talk客

  1. Talk客:共享单车风波四起,谁又将是最后赢家呢?
  2. Talk客:各取所需而已?谷歌这11亿刀是否物超所值?
  3. Talk客:安卓旗舰四面围剿,新iPhone能否成功逆袭?
  4. Talk客:6GB大运存手机遍地走,是刚需还是噱头?
  5. Talk客:靠脸吃饭成现实!支付宝“刷脸支付”商用,你怎么看?
  6. Talk客:年度最强安卓旗舰三星Note8来了,你准备剁手?
  7. Talk客:联想痛失全球PC第一王座 靠VR能扳回一城?
  8. Talk客:昔日大牌,归来已是小众!他们的出路在哪?
  9. Talk客:魅族PRO 7会是它的春天?联发科高端梦何时圆
  10. Talk客:国产品牌豪夺国内市场份额 苹果三星销量能否逆袭?

作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