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星际穿越》是这样拍的!

Img406345452.jpeg

        这个烧脑的片子,上映后爆多解答术语和片中解密的文章,每天都能看到朋友圈各种刷屏各种科普,就是没有说幕后的拍摄,但是你能想到这电影用了非常少的电脑特效吗?几乎都是用传统胶卷机拍摄,飞船着陆的两个星球,都是在地球上实地拍摄的,尼玛去哪里找那么棒的场景!作为导演诺兰的脑残粉,小刀今天来解密一下幕后的故事。

“守旧导演”没3D爱胶片

        没有满屏的电脑特效以及演员绿幕前“尴尬”的无实物表演,《星际穿越》显然与现在太空题材的科幻大片带给影迷的印象不同。而之所以会这么做的原因,与诺兰的“守旧”不无关系。在诺兰看来,他的电影不适合3D,因为“昏暗的3D图像会让观众有疏远感”。

        诺兰的“守旧”不仅表现在他对3D的排斥,也表现在他对胶片电影的坚持。诺兰是胶片放映的狂热支持者,他认为胶片的色彩感较之数字更好。而《星际穿越》也是用35mm胶片和70mm胶片结合IMAX技术拍摄,影片将在77个市场发行胶片拷贝,包括41场胶片IMAX、10场70毫米胶片以及189场35毫米胶片格式。

        为了实现这场太空幻梦,不爱特效爱实景、不爱数字爱胶片、不爱3D爱IMAX的诺兰不得不带领团队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在寒冷地带找不到玉米地?那就花半年时间种一片;特效做不好沙尘暴?那就人为制造一场;演员站在绿幕前表演找不着感觉?那就给他们设计出浩瀚星空和太空舱;想用IMAX摄影机拍摄最多画面?那就让摄影师把它扛在肩膀上......

用半年时间种500亩玉米地

        片中库珀一家的取景地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根据诺兰的指示,要表现出地球上最不适合种玉米的地方都已经种起了玉米(玉米喜高温,而艾伯塔省气候寒冷,冬天最低温为零下50度左右)。对于诺兰来说,找一片现成的玉米地然后用电脑拼上雪山背景这种事他是不屑于做的,因此团队费尽功夫终于在加拿大找到了可以实现的环境。

大型鼓风机制造“飞沙走石”场景

        电影里的沙尘暴铺天盖地,诺兰知道用电脑CGI技术不可能达到让他满意的沙砾和浸没感,因此他向特效协调员斯科特·费希尔求助。 费希尔的回答是C-90,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的,用碾碎的纸板做成的材料,足够安全以用作某些加工食品的填充料,和重量足够轻,可实现诺兰要的悬停效果。

“外星球”皆在冰岛取景

        诺兰上次访问冰岛是十年前,拍摄《蝙蝠侠:侠影之谜》的一些镜头,在实地探勘风景之前,他甚至已经知道他为主人公们找到了在《星际穿越》里用来探险的丰富地貌。“我们希望那超凡多俗的环境就像我们现在生存的地方一样真实得摸得到。”他说。“所以,当宇航员在另一个星球上跨出第一步时让观众能与之同在,我们知道我们必须要到实景去拍,冰岛的景观真是独特而极端。”

安妮·海瑟薇在冰岛拍摄时患上低温症

        多元化的冰岛地形给故事中的两个目标星球提供了理想的拍摄景地,不远距离的浅但看上去无边无际的布鲁纳仙度泻湖可以作为电影中在水星球的降落区。被火山喷射过的冰川,形成了一个冰面上超现实主义的灰色大理石效果。而身穿宇航服泡在水里的海瑟薇拍摄时候差点感觉不到自己的脚趾头,甚至产生了低温症状。但当时可没人顾得上她,因为几乎所有工作人员、汽车、大物件们都泡在汪洋大海里。

制造能动的机器人和飞船

        如果这些还不能让你体验到诺兰的固执,那么在加州建了一艘重达10000磅的飞船是不是有点夸张了?诺兰在拍摄前给设计师们看了1983年的《太空英雄》,研究他们如何用面盔之类的东西创造真实感,结果他们就在索尼的摄影棚里、那个诺兰原先打造蝙蝠洞的地方,搞出了一个完全密封的太空舱,这样马修和安妮在船上就可以透过窗外看到外面,让飞船不只是现场,更是模拟器。

        而这个宇宙飞船“漫游者号”(the Ranger),是的,他们真的造了出来,混合了《007:海底城》里的水陆两用跑车、《星球大战》里的叛军雪地飞艇和蝙蝠车的设计,诺兰以几乎与电影中等大的飞船模型完成了最终拍摄。几艘飞船,每个都体重超过万磅,被拆卸,打包装在在集装箱里,由747货机运往在冰岛,然后装上卡车,运到拍摄地,在巨型帐篷里重组。

        电影里油嘴滑舌的机器人TARS萌到许多人,诺兰对它的最初设想就是要跟所有科幻片里的都不一样。当然了,他的要求依然是不要用特效。设计团队用仅有的八周时间,使得TARS终于可以借助液压系统触发附件控制器的方式动了起来,简而言之就像打电动游戏一样用按钮控制机器的各关节的动作,并且连屏幕也是真实的。TARS重达90公斤,由舞台演员比尔-欧文操纵。

把沉重的IMAX摄影机扛到肩膀上

        作为IMAX最狂热的信徒,诺兰越来越竭尽可能地在电影中使用IMAX画面。对于这部《星际穿越》,诺兰更是重视对浩瀚宇宙的表现,并且还提出想实现纪录片式的手持镜头,以便营造真实感和亲密感。于是摄影机霍伊特-范-霍特玛便开始与诺兰一起研究,最终霍特玛决定将巨重无比的IMAX摄影机扛在肩膀上。人总归要比机器智能无数倍。

吉普-索恩物理学大师坐镇

        《星际穿越》原本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项目,由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弟弟乔纳森-诺兰担任编剧。但斯皮尔伯格没有时间执行,诺兰听闻后果断将之接手过来,然后兄弟俩一起改写剧本。诺兰坚持科幻片应该有理可依,因此请来了真正的物理大师吉普-索恩担任制片人之一,参与整个筹备过程,花时间进行测试,基普是当今世界上研究广义相对论下的天体物理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他的代表作之一便是《黑洞与时间弯曲》。他的渊博学识成为了《星际穿越》的理论支柱。

        这个世界是属于偏执狂的,在当下电影追求炫酷的电脑特技的时代,诺兰用他的“小众”拍摄方式,送上了如此震撼惊艳的《星际迷航》,对了,忘了说,《盗梦空间》里的失重场景,这个偏执狂导演,也是实景拍摄的。(搜狐)

注: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版权持有者对所转载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收藏
分享到:
我要点评 0 条评论

最多可输入140个字

快讯

  1. 广东电信下场秀“科技肌肉”,十五运硬核程度超乎想象
  2. 中兴通讯发布RoomPON 7.0新品,助力中国移动共建AI家居新生
  3. 五年实力质变!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
  4. 中国电信精彩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5. 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发布“AI加速计划”
  6. ColorOS 16三大流畅黑科技,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7. 安吉尔首创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定义健康饮水新标准
  8.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升级发布“算力超市2.0”
  9. 从有面儿到全面,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重新定义折叠屏价值
  10. 联通AI激活“蓝色粮仓”,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Talk客

  1. Talk客:共享单车风波四起,谁又将是最后赢家呢?
  2. Talk客:各取所需而已?谷歌这11亿刀是否物超所值?
  3. Talk客:安卓旗舰四面围剿,新iPhone能否成功逆袭?
  4. Talk客:6GB大运存手机遍地走,是刚需还是噱头?
  5. Talk客:靠脸吃饭成现实!支付宝“刷脸支付”商用,你怎么看?
  6. Talk客:年度最强安卓旗舰三星Note8来了,你准备剁手?
  7. Talk客:联想痛失全球PC第一王座 靠VR能扳回一城?
  8. Talk客:昔日大牌,归来已是小众!他们的出路在哪?
  9. Talk客:魅族PRO 7会是它的春天?联发科高端梦何时圆
  10. Talk客:国产品牌豪夺国内市场份额 苹果三星销量能否逆袭?

作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