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BAT在线医疗大战开局,抢先布局的百度能否拔得头筹?

  科客点评:什么时候医患供求能平衡,在线医疗才能健康发展。

2015年BAT在线医疗大战开局,抢先布局的百度能否拔得头筹?

  近两年在线医疗领域火爆异常,玩得好的创业公司获得资本青睐,也引发了BAT三巨头的疯狂角逐。从百度健康云、腾讯微信医疗到阿里“未来医院”,三家都希望争食甚至引领这个万亿大市场的互联网变革。  

  这个趋势在2014年越发明显,BAT三家几乎都抛出了正式战略,在市场上掀起不少腥风血雨。而进入2015年,百度的动作更快些,先是牵手301医院、又推出百度医生App,直到近日正式与与卫计委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新医改宣传官方平台而再获国家权威部门背书,声势极其浩荡。当然,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显然不会将偌大蛋糕拱手相让,毕竟这是一个上万亿大市场。那么,抢先布局的百度能否在在线医疗领域拔得头筹?

智慧、未来、云:BAT在线医疗布局全面启动

  在线医疗产业图景与服务模式其实本身也在不断变化革新,信息传播、在线咨询、药品电商、医疗O2O乃至包含美容、养生、健身等大健康服务等诸多领域,也逐步开始迸发出更大价值,并引发了从BAT到小米、京东以及一系列创业公司的新一轮“布局大战”。 

  但不得不说,作为一个相当复杂的传统产业,医疗领域涉及的范围太广、牵扯太深、影响太大,能真正撬动或者革新的,往往还得是网络巨头们。 

  阿里方面,其此前一直有医药电商业务,去年初收购中信21世纪(已更名为阿里健康)后,又抛出了未来医院和药品安全计划两个打通智能化医疗的两条路。按照阿里的规划,“未来医院”第一期服务将实现线上挂号、缴费、获取检查报告等功能,但只针对自费的患者,通过支付宝入口,未来还考虑介入医保,这个想象空间就很大了。 

  腾讯则在去年通过接连投资丁香园、挂号网获得了医生资源和用户资源,随后并以微信为平台,推出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据了解,部分合作意愿甚至能为患者提供从挂号、取药到后期监测在内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当然这么一来,压在微信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至于百度,它向来不缺流量和入口,其主要精力一直放在数据建设上。从最基础的病症寻医问药等搜索数据,到后期的百度知道、百科、贴吧、健康等频道建设,再到近期布局可穿戴智能硬件筹备健康云,以及与药监局、卫计委的数据信息合作,可以看出百度的重点就在都在收集整理医疗健康数据,进而提供全新定制化服务,百度健康、百度医生App等都是其重点推进的新业务模式,颇具想象空间。 

百度布局多元而趋向成熟,阿里腾讯有望弯道超车

  从综合布局上来看,腾讯与阿里积极拓展网络挂号业务的目的主要在移动医疗方面,依托的还是其看家产品(微信和支付宝钱包),作为后者“无所不能”的支撑之一,与其并列的还有打车、买票、定酒店、玩游戏等众多领域;相比之下,百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视程度要大的多。  

  从实际业务看,百度暂时走在前列:其素来强大的主动搜索需求以及产品矩阵带来了无数用户,同时其平台影响力和服务实力又吸引了众多医生、医院等的“加盟”。一组数据显示,百度健康平台上已覆盖4000家三甲医院、260万医生;强大的医院库全部覆盖7千病种、12万种药品。产品方面,从百科、知道、贴吧、健康频道等为核心的内容信息平台,到以可穿戴设备和健康云系为主的大健康体系,以及近期上线的“百度医生”APP等移动端布局,百度在医疗领域的布局一直没有停歇并已覆盖多条业务线,涵盖资讯获取、免费咨询、预约挂号以及健康云等一系列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与药监局、卫计委等行业管理统筹部门一直存在良好合作关系。13年,国家药监局与百度达成合作,三大药品数据库、总计20余万个权威药品信息全面入驻百度;14年,百度与卫计委旗下多机构达成合作,组织全国三甲医院权威院士和专家共同编撰百度百科疾病类词条,还推出了针对妈妈群体的“宝宝知道”APP;此次国家新医改官方宣传平台落户百度更让双方合作走向深入——医疗服务毕竟是专业领域,且受政策影响颇多。不断获得与卫计委、药监局等国家行业管理统筹部门的背书,这让百度在业务开展上后顾之忧不断减少,并正式补齐了整个医疗生态的布局。  

  当然,腾讯、阿里的布局主要源于收购,少利益纠葛;并直接以各自在移动端的杀手级应用微信、支付宝为切入点,相比百度多年积累下来略显冗长和繁杂的服务体系而言,包袱要小得多,弯道超车几率并不小。  

资源不足是常态,大数据或是解决方法

  必须指出的是,在线医疗并非一片赞歌,近期唱空的反对声也越发强烈。不少活跃在一线的医院人员认为移动医疗虽然看上去很好,但医疗最本质的问题仍然是医患供求关系不平衡,医生才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这一事实短期内并不会改变。  

  网络挂号、取药、查报告只是节省了线下排队的时间,提升了居民的就医效率,而真正能不能看上病的问题仍需要看医院有无充足的医生资源。然而,国内的优质医生成长路径太长,尽管技术迅速发展,让医疗水平一日千里,但是在基本问诊、医疗手术上,这个行业本质上还是由老带新的“学徒”制,经验的累积以及学习的过程,都会影响医生最后的判断。  

  近期热播的《长大》就是一个医生成长经历的写照。作为医生需要有非常充足的医学知识和问诊经验的积累,这就需要一名医生具备强大的记忆能力,以及对病因的分析处理能力,当然要成为“主任医生”还需要具备成熟的手术技能。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对于大多数病情,只需问诊和分析处理即可,所以提高普通住院医生问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可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过去,医生提高就诊能力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知识补充,而在大数据时代,一些经验与知识的弱项可通过外在科学技术得以提高。  

  笔者认为,医疗市场的互联网化改造是一个长期战役。所以从长远看,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也许并不在于谁能率先抢占更多的用户,而是谁能提供更好的在线医疗服务,这背后既要医生、医院等丰富合作伙伴资源,也要依靠历史数据积累,以及在医院系统信息化之后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化进一步提升效率,以推出更好服务模式。 

  若百度能将多年来在医疗大数据上的积累用于辅助“住院医生”为病人就诊,那必然能得到不少医院和医生的支持。若能提高医生的职业技能和病人就诊的服务效率,多数医院都会乐于接受百度提供的服务。更进一步,如果百度能够直接通过医院及病人家中设备获取健康数据,通过云平台存储处理数据,将每个医院内部的信息孤岛打通,在通过构建一个足够大的医疗健康云平台整合众多产业链资源,则是更具想象空间的商业通路。(文/王利阳 微信公众号/科技不吐不快)

注: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版权持有者对所转载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收藏
分享到:
我要点评 0 条评论

最多可输入140个字

快讯

  1. 中兴通讯发布RoomPON 7.0新品,助力中国移动共建AI家居新生
  2. 五年实力质变!小米17系列重磅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
  3. 中国电信精彩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4. 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携手生态伙伴发布“AI加速计划”
  5. ColorOS 16三大流畅黑科技,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6. 安吉尔首创黄金比矿物质饮水机,定义健康饮水新标准
  7.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升级发布“算力超市2.0”
  8. 从有面儿到全面,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重新定义折叠屏价值
  9. 联通AI激活“蓝色粮仓”,赋能海洋可持续发展
  10. 广汽昊铂首款智慧旗舰轿车A800成都车展首秀,深度携手华为

Talk客

  1. Talk客:共享单车风波四起,谁又将是最后赢家呢?
  2. Talk客:各取所需而已?谷歌这11亿刀是否物超所值?
  3. Talk客:安卓旗舰四面围剿,新iPhone能否成功逆袭?
  4. Talk客:6GB大运存手机遍地走,是刚需还是噱头?
  5. Talk客:靠脸吃饭成现实!支付宝“刷脸支付”商用,你怎么看?
  6. Talk客:年度最强安卓旗舰三星Note8来了,你准备剁手?
  7. Talk客:联想痛失全球PC第一王座 靠VR能扳回一城?
  8. Talk客:昔日大牌,归来已是小众!他们的出路在哪?
  9. Talk客:魅族PRO 7会是它的春天?联发科高端梦何时圆
  10. Talk客:国产品牌豪夺国内市场份额 苹果三星销量能否逆袭?

作者推荐